“关键时刻就要冲锋在前!”——记昌邑市石埠流河小学党员教师于子刚
“我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昌邑市石埠流河小学党员教师于子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正月初二,正在老家过年的于子刚接到了返校进行疫情防控的通知,他毫不犹豫,迅速赶回学校,第一时间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作为副校长,他积极参与学校领导班子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研判,根据大家意见执笔起草了《流河小学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其他班子成员讨论制定了《流河小学疫情防控消毒制度》,并根据全国及当地疫情变化形势,不断修改完善防控方案,使学校的各类工作方案和防控措施更加务实有效。期间,该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防控制度和措施,制定完善了《流河小学学生、教师日健康状况报告制度》《流河小学师生及家人与疫地人员接触调查表》等,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安全可控。
为全力防控疫情,学校周边的社区、村庄严格落实封村制度。有的值班教师因为封村进出不方便,有时不能按时到岗执勤。为确保学校24小时执勤不空档,于子刚就全天候24小时吃住在学校,校园消毒、校园巡逻、查看监控成了他的常态性工作。学校24小时有人值守,上级各项防控要求得到了有效落实和及时传达。
为确保疫情期间学生“不出门”,不参加各类假期辅导班,于子刚经常到周边的各类培训机构经营场所查看巡逻,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和倾向,及时劝止、及时报告,有效杜绝了校外聚集性培训这一安全隐患。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特殊时期他应该和家人在一起共抗疫情,但因为疫情防控封闭了居住区,他爱人和孩子住在潍坊的“家里”,他和老母亲住在学校的周转宿舍,平时只能通过电话和微信互相问候。中风的母亲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作为儿子,他应该殷勤伺候、不离左右,但他更是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安全是他的职责和任务,关键时刻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
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在平常。自正月初二接到通知,他已经在防疫一线奋战了18个昼夜。每天一大早,一个忙碌的身影便出现在流河小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不是查看校园设施是否安全,就是和值班人员一起清扫校园、给教学楼消毒。于子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党性。一次巡逻校外培训机构时,于子刚听当地一个村民说,有的特殊群体学生缺少防疫物品,“听在耳里,急在心里”,这事成了他的“心头大患”。于是他千方百计买来了口罩、消毒液等物品,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亲自送到学生手中。“学生安全了,我就放心了。”于子刚挥手告别了感恩不尽的学生和家长,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流河小学认真落实各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要求广大教师“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认真做好学生延期开学期间学习生活指导。于子刚在全力做好承担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又投入到紧张的制作备课、设计作业、线上指导等工作,通过微信群耐心辅导学生学习、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有的学生家里网络不通,他就通过电话一个题一个题的教,直到学生真正学会为止。“空中课堂”考验的不光是知识传授,还有耐心和责任心。
他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用简简单单的工作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于子刚勇挑重担、恪尽职守,时刻奋战在学校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线,时刻将师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他就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