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增殖放流2400万头海蜇苗
发布时间:2013/5/31 14:09:35 | 来源:昌邑之窗 | 点击次数:1043
2013年5月29日,北部莱州湾昌邑海域价值约70万元的2400万头海蜇苗被投放下水,这是今年我市第一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人工放流是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区域,采取向海中人工投放适宜苗种,在海中自然生长繁殖,壮大自然资源的一种方式。此次放流的海蜇苗通过工厂化育苗后,经过标准化池塘养殖开始进行人工放流。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付建波告诉记者,海蜇这个品种是国家、省、市渔业修复资源的重要品种,它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一般当年规格能达到5-8公斤,预计今年通过增殖放流,效益能达到100吨以上。
据了解,昌邑市从2005年开始,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近年来,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达3800万元,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达12亿尾(粒),放流资金及苗种数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特别是2012年,市渔业增殖放流资金、品种及数量均创历史最高。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水域资源量开始增加,对保护渔业资源稳定,促进渔民增收和恢复渔业资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工放流是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区域,采取向海中人工投放适宜苗种,在海中自然生长繁殖,壮大自然资源的一种方式。此次放流的海蜇苗通过工厂化育苗后,经过标准化池塘养殖开始进行人工放流。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付建波告诉记者,海蜇这个品种是国家、省、市渔业修复资源的重要品种,它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一般当年规格能达到5-8公斤,预计今年通过增殖放流,效益能达到100吨以上。
据了解,昌邑市从2005年开始,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近年来,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达3800万元,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达12亿尾(粒),放流资金及苗种数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特别是2012年,市渔业增殖放流资金、品种及数量均创历史最高。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渔业水域资源量开始增加,对保护渔业资源稳定,促进渔民增收和恢复渔业资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