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文学界赴上海为峻青祝寿
赠送峻青老人昌邑作协期刊《潍河文艺》
3月29日,著名作家峻青94岁仙寿之际,昌邑作协、文山诗书社等单位一同前往上海探望峻青老先生,并为其祝寿。在行前的电话沟通中,峻青的女儿就提到老人家记性已经很差了,上午的事情下午就忘了,但当见到我们时,他却清晰地回忆起了在昌邑驻点时的点点滴滴,还谈起了05年回昌邑的经历。他详细询问了昌邑作协和文山诗书社的发展情况,了解了潍河湿地的生态保护情况。老人家一直称昌邑为故乡,当从我们带去的照片上看到潍河湿地公园中建立的“峻青园”时,谦和地表示自己没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实在惭愧。昌邑作协副主席李发宁代表昌邑作协向峻青赠送作协期刊《潍河文艺》并汇报昌邑作协近年工作开展情况。临别时,老人家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在护工的搀扶下蹒跚走出房间目送我们离开。
峻青在昌邑时的照
峻青,山东海阳人,生于1922年,著名作家,画家。解放前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时,曾在昌昌邑生活过多年。其代表作《黎明的河边》以及《老水牛爷爷》、《潍河上的春天》、《最后的报告》等作品均取材于在昌邑的经历,书中随处可读到潍河的影子。其中《老水牛爷爷》入选语文课本,文章中的老水牛爷爷原型人物就是昌邑潍河东岸隅庄村的一位村民。
《昌邑之窗》所收集早期出版的峻青作品集
1946年秋,峻青在北孟李家埠村驻点时,被敌人包围,一位名叫李元兴的老百姓把他掩藏于草垛中。李元兴虽遭到严刑拷打,但始终没说出峻青的藏身之处,峻青从而幸免于难。峻青的代表作《黎明的河边》就是根据这个经历创作的。
峻青在昌邑时住过的房子
多年来,峻青仍旧难忘昌邑人民的救命之恩,一直把昌邑视为给予了自己生命的第二故乡,2005年夏,峻青回到昌邑,看望了曾经共同生活过的乡村和父老乡亲。面对昌邑城乡新风貌,峻青先生欣喜地说,一别四十年,故乡的变化是巨大的,当年的小村子如今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村庄,一切在变,但不变的是家乡人民的热情、潍水儿女那曾拥过的真情。这里还是我的故乡,这里是我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
2005年夏,峻青回到昌邑,见到旧友。
潍水湿地公园西岸一中附近的峻青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