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徒行医昌邑病号 诊出东北恩师祖籍
160多年前,他们的祖辈离开老家,到东北黑土地上种田谋生;每一代人,都没有忘记老家昌邑;今天,他们终于回来了。
5月21日,昌邑市卜庄镇肖家营村李氏族人迎来了19名从未谋面的亲人,他们就是当年村里去闯关东的李氏后人。车一到村头,礼炮锣鼓响起来,村里的主干道上挂起了“欢迎关东李氏族人回家寻宗拜祖”的条幅。乡亲们获悉亲人归来,纷纷走上街头,迎接数千里回家的亲人。血脉离乡百余载,热泪盈眶村前拥。亲人们拉手走进院子,一路介绍着族人辈份。“在我们村的李氏后人中,我的辈分算是比较大了。今天前来认祖的人,有的叫我叔叔,有的叫我爷爷,还有的小孩子叫我太爷爷。”李桂龙笑得合不拢嘴。
肖家营村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目前村里有450多口人,60%以上的村民都姓李。李桂龙说,李氏家族一直以来都有族谱,2007年又重修过一次。为了欢迎外地来的认祖团,村里将一本族谱赠送给他们,同时还赠送给他们康熙版、乾隆版、光绪版、中华民国版的昌邑县志,来表明村里所有的李氏后人同根同源。
当天前来认祖的李氏后人来自黑龙江哈尔滨、河北唐山、辽宁营口、河北秦皇岛等多个地方,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19日,他们从各地汇聚到潍坊城区,20日一大早便赶往肖家营村。
今年71岁的李泮泉说,当年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先辈,如今已经有两万多名直系后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这时,便开始组织回故土认祖。这次来的19名李氏后人,基本上是每个地方的代表。虽然大家素未谋面,但见到后格外亲。
李泮泉是哈尔滨市一家医院的医生,他和一名潍坊籍学生刘玉银说了自己老家潍坊昌邑的事情。后来刘玉银后来潍坊市中医院工作。去年12月份,肖家营村附近村一名村民到潍坊市中医院看病,刘玉银便和该病人聊起此事。而后,该病人辗转把此事传到了李桂龙耳朵里。 去年12月9日,李桂龙给远在哈尔滨的李泮泉打去了电话。分离160余年的族人终于重新联系上。
回到别离160余年的村子里,站在先辈踏过的故土上,李泮泉不停地说着先辈们闯关东的事情,感叹着家乡的亲切与美丽。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先辈祖居的村子,明天我们还要到昌邑市区转一转,多感受一下老家的风土人情。”他和一同回来的其他18位游子,想把整个村子装进心里,把故乡昌邑印在脑子里,他们除了感受亲情,还带着特别的任务,要把故乡的景致带回去,和东北的家人好好描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