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河口钓上怪头鱼 经鉴定竟是四大名鱼“四鳃鲈”
发布时间:2016/10/7 23:46:27 | 来源:昌邑之窗 | 点击次数:694

市民王先生在潍河口钓上的怪头鱼
今天下午,市民王先生在潍河入海口钓鱼时钓上一条外形奇怪的鱼,头上带有多层棱角,头部明显比身子粗好几倍,看上去就像恐龙世纪的远古生物。周围的钓友们都凑过去一探究竟,却没有人能说得出是什么鱼种。有人说是基因变异,也有人说是污染所致,甚至有人说从日本福岛游过来的遭受核辐射的鱼类。


王先生把该怪鱼照片发给昌邑之窗,我站经过向市海洋渔业局专家求证,该鱼为松江鲈鱼,又名四鳃鲈鱼,近岸浅海鱼类,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松江鲈鱼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大马哈鱼、兴凯湖白鱼并称四大名鱼,有着“江南第一名鱼”之美称。
“松江鲈鱼”一名最早出于《后汉书·左慈传》。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淞江鲈鱼耳。”左慈即叫人取铜盆盛水,变戏法似地从水中钓出鲈鱼,满座皆惊。松江流经苏州、上海一带,东汉时称松江,宋代改称吴松江,明清改为吴淞江,至今还是叫吴淞江,上海市区段叫苏州河。
“四鳃鲈鱼”之名出自南宋苏州诗人范成大作诗“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 ”诗句。
“松江鲈鱼”一名最早出于《后汉书·左慈传》。曹操在一次宴会上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淞江鲈鱼耳。”左慈即叫人取铜盆盛水,变戏法似地从水中钓出鲈鱼,满座皆惊。松江流经苏州、上海一带,东汉时称松江,宋代改称吴松江,明清改为吴淞江,至今还是叫吴淞江,上海市区段叫苏州河。
“四鳃鲈鱼”之名出自南宋苏州诗人范成大作诗“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 ”诗句。

复旦大学王金秋教授课题组人工培育的淞江鲈(左雌右雄)
松江鲈鱼野生种群在长江口流域最为繁盛,上世纪末慢慢退出内河水系,濒临灭绝。2011年5月,复旦淞江鲈项目组启动长江口淞江鲈原种的采种工作,采得了几十尾小鱼苗,科技人员如获珍宝,自行设计建造了模拟自然环境的繁养系统和鱼苗培育池,终于成功繁殖出了长江口原种淞江鲈F2代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