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昌邑市多措并举全面实现课后延时看管服务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9/1/14 | 来源: | 点击次数:756

    

  为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的看护问题,昌邑市自2014年起在全市试点学校推行“延时看管”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进一步扩大延时看管辐射效应,按照“学校为主、学生自愿、家长支持”的原则,2018年起在全市小学阶段全面推行课后延时看管服务。 

  一、明确职责,全面开展延时看管服务 

  昌邑市教育局先后印发文件通知,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工作职责,从提高思想认识、扩大服务范围、规范办学行为和创新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对学校开展延时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解决了“谁看管、看管谁、如何看管”等问题。按照“一校一办法”的原则,学校结合实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延时看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与提供服务的学生和家长签订责任书,明确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权利与责任,保障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顺利实施。为确保延时服务落到实处,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做好政策宣传;按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对需要提供延时服务的学生,进行建档立卡,特别将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重点纳入延时服务范围。2018年全市所有小学全面开展放学后的校内延时看管服务,惠及全市小学阶段学生3万余人,为有需要的学生7000多人提供课后延时看管服务。 

  二、创新机制,切实做好延时看管服务 

  为丰富服务内容,各学校制定看管服务菜单,开发特色课程,邀请五老志愿者进校授课,确保服务内容多样化;实行服务底线管理,健全安全管理、家校联系等相关制度,保障看管服务的有序开展。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将课后违规组织集体上课补课纳入对学校的年度教育督导评估。延时看管人员主要由教师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五老志愿者组成,以教师为主,家长、五老为辅。为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提高延时服务工作在评选树优中的赋权比重,设立“延时看管服务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到延时看管服务中来。各学校积极探索服务机制,建立以家长委员会为主体、教职员工、第三方培训机构、志愿者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学生校内看管服务体系。昌邑市石埠发展区东刘小学创新工作思路,联合市关工委“四点半学校”,探索推进多部门联合开展延时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三、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取适合自己个性特长发展的服务内容,实现综合实践、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确保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学校开展的延时看管服务可以安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学习学校特色课程和自主阅读等,看管教师充分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学科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难题。为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各学校在课后组织开展以课业指导、社团活动、兴趣爱好为主导的延时服务,吸引部分小学生从课后校外培训托管机构向校内迅速回流,有效缓解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