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柳疃丝绸、小章竹马……昌邑非遗项目惊艳北京恭王府


发布时间:2018/7/24 | 来源: | 点击次数:1130

战鼓铿锵马嘶鸣,元曲古朴韵悠长。

723日下午,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723日—822日)活动开幕式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举行。

开幕式上,参加现场展演的已传承600多年、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家族式竹马艺术活化石”的昌邑非遗项目小章竹马甫一亮相,就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惊艳了恭王府。

除了小章竹马,昌邑的柳疃丝绸、同文堂毛笔、鲁砚、西河大鼓、蒲苇草编等非遗项目也参与了恭王府的展示,并通过传承人向广大观众进行现场展演,让观众充分地了解昌邑非遗保护成果,了解昌邑历史文化。

      

近年来,昌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非遗项目6项,潍坊市级非遗项目24项,昌邑市级非遗项目79项,省级传承人2人,潍坊市级传承人13人,昌邑市级传承人79人。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所)9处。先后建设了集文化陈列、综合传承等为一体的昌邑丝绸文化传习中心、昌邑鲁砚综合传习中心、昌邑砖雕综合传习中心及“华裕茧绸博物馆”。成立了昌邑市非遗保护协会,是潍坊市首个成立非遗保护协会的县市。

昌邑市充分认识非遗传承的本质特征,着力在非遗植根生活土壤,非遗融入现代社会,非遗成为民众自觉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构建新乡贤、新乡约、新族规等乡村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文化风景带、非遗立脚点等乡村文化传承平台,有效实施非遗传承工程,创新实践文化传统的激活与传承,探索形成了乡村文化传承新机制。非遗保护工作“植根民俗?融入生活”被评为潍坊市非遗保护亮点工作,非遗传承新机制《“三位一体”乡村文化传统激活与传承创新实践》荣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是潍坊市唯一获奖县市区。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