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赵希岗到家乡昌邑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18/11/5 | 来源: | 点击次数:1085

113日至4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委会委员赵希岗回到家乡昌邑考察调研,为家乡的文化振兴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赵希岗老家是昌邑市饮马镇鳌头埠村。他祖父曾在村里开设过蓝印花布作坊。童年生活记忆中家乡的一草一木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灵感。多年来,赵希岗致力于新剪纸创作研究,以充满童趣、唯美、和善、时尚的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把中国剪纸推向了世界。他的《新剪纸故事》荣获“中国的美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兔儿爷丢了耳朵》、《那条打喷嚏的龙》等剪纸绘本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并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他的新剪纸作品还成为国内不少城市和景区的雕塑。谈起自己的艺术创作体会,赵希岗说, “故乡和童年,是上帝赐给人类一种莫名情愫,让艺术家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自己作品的底色来自乡野童年的记忆。” 

113日上午,赵希岗向昌邑市图书馆捐赠了他的个人剪纸作品集20余部。这些作品将作为市图书馆的珍藏。赵希岗表示,今后,自己的每一部新作品都将首先送给家乡,以此作为回报。

3日上午1000,赵希岗还出席了“龙池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王锡芝个人剪纸作品展”,参观了龙池镇红色文化收藏博物馆和齐西古村等。他对有着“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龙池剪纸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昌邑剪纸的传承发展寄予厚望。

3日下午,赵希岗又先后来到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公司和华晨集团科创工坊参观考察,就昌邑的丝绸和蜡染产品融入新剪纸艺术,开发文化创意新产品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他表示,将利用自己的创作资源和艺术创作团体,不遗余力为家乡的文创产业发展献计出力,并对此充满信心。

3日晚上,赵希岗不顾劳累,又为昌邑的剪纸爱好者们作了一堂《新剪纸?新艺术》讲座,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体会。精彩生动的讲解赢得了听讲者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反映,听了赵教授的课,收获和启发很大,仿佛眼前突然打开了一扇窗,对剪纸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受到启发的昌邑剪纸爱好者难抑兴奋之情,连夜创作了几幅新剪纸作品,虽稍显稚嫩,但充满童趣,受到赵希岗教授的肯定和夸赞。

4日,赵希岗来到昌邑市博物馆,详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他表示,昌邑的齐国盐都、海丝源头、雪芹戚里等历史文化资源都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好题材和对外宣传推介的好名片,也是自己今后《家乡》系列新剪纸创作的重点。

随后,赵希岗回到老家饮马镇鳌头埠村祖宅,并参观考察了位于山阳村的正在建设的梨花水镇项目,对老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他表示,下步将在老家建立自己的个人艺术馆,并邀请国内剪纸名家来昌邑采风创作,为家乡的文化振兴添薪助力。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