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昌邑市文广新局荣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发布时间:2018/11/29 | 来源: | 点击次数:1180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表扬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鲁文旅发[2018]11号),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荣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是潍坊市各县市区唯一获奖单位。

近年来,昌邑市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大力构建潍水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模式,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创新乡村文化传承机制入手,形成了“三位一体”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实践新机制,荣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我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先后两次在全省的非遗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18年,全省第三届文化创新应用推广活动会议在潍坊市召开,我市承担了观摩现场,与会人员参观了了龙池示范点,现场感受和了解昌邑市复兴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经验做法。成立了潍坊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38人,非遗协会剪纸分会正在成立之中。以龙池剪纸为代表的昌邑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推动昌邑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专门邀请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院长赵希岗先生回昌进行了调研,并为广大剪纸爱好者进行了现场授课。剪纸传承人徐小玲、孙振平参加了全国剪纸大展并获奖,其中,徐小玲赴韩国参加了中?韩2018首届文化艺术交流展,让昌邑剪纸走出国门。先后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剪纸精品展”、“王锡芝个人剪纸展”、李增芬剪纸精品展。70岁剪纸传承人李增芬利用三年多时间创作中英双语《弟子规》系列剪纸作品94幅,是目前国内首创。开展了“走昌邑·访非遗”非遗摄影大赛,组织广大摄影爱好者深入非遗传承人家中进行实地记录、拍摄,历时近半年,共收到摄影作品1680幅,并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48幅制作成流动展板,走进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昌邑剧院、技师学院、育秀学校、凤鸣学校、外国语学校、第一实验小学、浩信集团等。举办了昌邑市首届蒲苇草编大赛,激励广大草编传承人,将传统工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名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文化报》、《齐鲁晚报》、大众网、中国山东网、鲁网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组织小章竹马、柳疃丝绸、同文堂毛笔、鲁砚、蒲苇草编、西河大鼓等非遗项目参加了北京恭王府举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保护成果展示月、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潍坊分会场展演展示、十笏园非遗空间授牌暨2018首届十笏园非遗嘉年华开幕式、红炉文化节等非遗宣传推介活动。在奎聚街道石湾店打造了石湾非遗小镇,组织了核雕、布艺、小磨香油、毛笔等10余个非遗项目入驻,目前,已初具规模。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