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实施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行动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部门职能,扎实推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专项行动,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统筹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用工招聘清障除碍。构建完善统一开放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了服务项目、服务质量、运作模式、宣传平台、大型招聘活动“五统一”,打造出城乡一体、上下联动、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公共招聘网络体系。努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制度性障碍和就业歧视,营造出绿色公平就业环境,市场灵活性得以增强,市场活力得以保持,市场供求双方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拓宽用工招聘渠道,促进供求深度对接。完善和落实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坚持市场就业导向,发挥市场基础配置功能,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组织举办各类主题性、专业性、综合性就业招聘会,集中为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就失业登记等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供需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和求职者实现成功匹配和有效对接。截至一季度末,共举办各类公益性就业招聘会25场次,吸引了131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851个,初步达成用工就业意向1328人。2月14日至18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市人社部门组织企业赴重庆丰都和开州参加了“东西对接、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初步有50余人达成来我市就业意向。3月25日赴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第四届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有2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达成到我市就业意向,并投送了相关简历材料。继续深入开展就业信息村村通活动。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机构地处一线、贴近群众的优势作用,指导基层平台加大对企业空岗信息的征集、整理和汇总力度,建立健全动态岗位信息数据库。协调基层定期对招聘信息上传下发,优化岗位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将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到社区、村,确保了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招聘求职效率。
加快援企稳岗政策落地。对参加失业保险且符合《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列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试点范围,试点资金支出总额度控制在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的15%以内。对全市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主辅分离、兼并重组等5类困难企业和全市所有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依法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实施稳岗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30%,困难企业为50%。目前正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基础材料梳理汇总,为下一步的申报做好准备。
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贯彻落实鲁人社发〔2017〕8号文件精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自今年1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调整为0.7%,个人缴费比例由0.5%调整为0.3%,降低费率期限执行至2018年4月30日。截至一季度末,累计减征失业保险费675万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发展活力,促进了稳定就业。
降低初创企业创业成本。对各类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并经营1年以上的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由1万元增至1.5万元,科技型小微企业由1万元增至2万元。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照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每个岗位补贴2500元。加大对创业担保贷款、创业两项补贴等扶持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明确享受政策工作依据、服务对象和经办流程,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受众度。今年截至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64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0.2万元。继续实施“鸢都创业证”制度,整合梳理鼓励扶持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搭建服务创业的新型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细致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发放《鸢都创业证》6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