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石埠:“互联网+”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发布时间:2015/12/1 | 来源: | 点击次数:727

  互联网+农资,让农民在线选购农资产品,在线咨询专家;互联网+管理,让业户在家就能控制大棚通风,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作物生长情况;互联网+营销,让农产品通过微信等线上途径进行营销,产品轻松销往外地……

  近日,记者在石埠经济发展区采访,看到在农业生产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正在覆盖更多环节,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用在土窝里打滚,却刨出了更多的金疙瘩。

  互联网+农资

  在线购买农资在线咨询专家

  “我种了10亩大姜,在家通过农商1号电商平台购买的金正大499套施宝产品,原价900元的农资产品现在只要499元就能配送到家,一下子节省种植成本4000多元。而且,作物出现病害,通过网络咨询专家,也给帮助解决。有了这个农商1号买东西,比以前省事多了。”体验到了电商优越性的石埠前村种植户李先生,已经成为电商1号的忠实“粉丝”。

  农商1号是金正大集团量身打造的全品类农资全程解决方案,农民可实现一站购物,买肥料不必东奔西走。同时,配备线上线下的全程技术解决服务,农民遇到技术问题,随时随地可通过网络、手机APP等,向国内外专家咨询。

  尤其是在当前,农民苦恼的不是肥料价格高,而是肥料市场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时候,农民想买质量可靠的肥料,却不知道去哪买。

  “有了农商1号,农民不再为买到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而担心,因为农商1号提供的都是国内甚至全球冠军品牌产品。在这里,农民可以轻松买到正品肥料,让假冒产品失去了市场空间,从这个意义来讲,有助于净化目前的肥料市场。”说起农商1号平台设立的初衷,平台昌邑负责人李始东表示。

  “农商1号未来将充当城乡商品和服务双向流通的桥梁,把放心高效的农资引进来,也要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通过这个平台与城市对接,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石埠经济发展区有关负责人认为。

  互联网+管理

  手机管理大棚查看作物生长

  “像今天这种下雨天,即使我们管理人员不关通风口,大棚上的传感器感应到了下雨,也会自己关闭,非常方便。”近日,在石埠经济发展区青山庄园采访,管理人员田瑞智向记者介绍起了大棚里的“高科技”。

  石埠经济发展区青山庄园近期引进安装了智能防盗温控机,让大棚管理实现智能化。

  据悉,在用户设定温度范围后,该智能防盗温控机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节棚内温度。田瑞智介绍说,在西红柿大棚,当前设定温度为16至25摄氏度。如果天气晴朗,中午温度升高,棚内温度超过25摄氏度,大棚通风系统将自动打开,降低温度;如果温度低于16度,通风系统将自动关系,提升温度。如果出现下雨下雪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天气,大棚也会自动关闭通风系统。

  此外,该系统还有防盗功能,如果未经允许进入大棚,系统将自动报警,管理人员手机上就会接到警报。

  同时,该系统还通过无线网络与手机进行连接,用户可以用手机对大棚进行即时管理,也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查看棚内作物生长情况。

  坐在家里就能管理大棚,智能系统让田间管理变得轻松。

  互联网+营销

  朋友圈里卖农产品

  “我们根据客户产品的情况和特点,量身制定营销方案,并通过微信上的11亿中国、凡客等平台,向外推广产品,实现营销目的。以青山庄园为例,我们制定了线上销售和线下采摘两套营销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石埠创佳文化创意传播运营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文化创意传播运营中心由石埠经济发展区和潍坊创佳文化传播公司投资3700万元共同兴建,采取“互联网+传媒”模式,提供微视名片、企业宣传片等文化创意传播服务。

  据介绍,该中心采用的营销系统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运营功能,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个性化运营方案。在手机端口,针对流量较大的微信开通了接口,能实现与微信流量端口的直接流通。未来,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无公害土豆等石埠特色农产品,将会更多地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等地方,让“土里土气”的农产品,通过高大上的“互联网+”销售到更多地区。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