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慈善事业取得新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提升慈善救助质量,扩大义工活动范围,组织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慈善超市建设取得突破,全市慈善事业取得新发展。
提升慈善救助质量。上半年实施“情暖万家”工程,救助特困家庭、贫困学生、孤儿、五保老人等弱势群体,为全市敬老院和五保老人配套面、油、大米及棉被褥等物资,用于改善老人生活,共支出善款112.6万元;联合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阳光助残——白内障复明工程”救助活动,救助患者100名,救助患者医疗费10万元;开展“特困救助”活动,救助特困家庭59户,发放救助资金11.8万元;联合团市委、市关工委、市文明办及市扶贫办实施昌邑市“牵手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拨付善款5万元,已为140名特殊青少年提供帮扶,帮扶物资合计人民币3.78万元。
扩大义工活动范围。慈善义工分会利用植树节、清明节、母亲节等有利时机,组织义工开展了各项公益活动,上半年累计组织公益慈善活动260余次,活动涵盖助老、助学、助残、环保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人数2000人次,活动时间达1000小时。该组织开展的“为烈士寻家”、“微爱计划”、“爱心黄手环”等大型公益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召开昌邑市慈善总会二届三次理事会暨2016年全市“慈心一日捐”动员大会,对今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截至现在,共收到各镇街区、市直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捐款130万元,接收定向捐款170.36万元,企业捐赠基金5万元,共计305.36万元。
慈善超市工作取得突破。今年6月份,市慈善总会依托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成立了慈善超市,将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部分物资捐至超市,由慈善超市按贫困人员需求发放免费领取卡,在爱心人士与弱势群体中间搭建起爱心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