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推动11个拳头产业突破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产业发展上,我市不搞平均用力,要重点突破、集中培育11个具有昌邑鲜明特点和竞争优势的拳头产业,带动三次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对此,我市坚持“敲开核桃、一业一策”,逐一制订产业提升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全力推动11个拳头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石油化工业。今年我市将重点抓好昌邑石化烷基化和异构化、成泰化工丁烷脱氢及深加工等项目,建设高环境标准“绿色化工城”,为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奠定基础。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亿元。
盐及盐化工业。今年重点抓好新澳新型染料产业园、鸢华化学双钠、奥通医药中间体等项目,打造以盐和溴素为主的特色产业链,建设北方重要的海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
纺织印染业。今年重点抓好义泰祥精细家纺、华宝高档家纺、喜辰印染生产线退城进园等项目,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战略合作,重振昌邑纺织品牌。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业。今年重点抓好浩信农机装备和免维修轮毂单元总成、立辉重工军品液压泵等项目,推动向精细化、高端化、成套化发展,稳固国内重要的汽车配件、精密配件、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地位,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
食品加工业。今年重点抓好雅拉食品园区科技一体化、大昌农副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金浩有机绿色食品等项目,打响生态食品品牌,培育打造百亿级产业。力争年内实现主营收入75亿元。
新能源产业。目前,全省最大渔光互补光伏电项目已并网发电,瑞其能分布式风电场列入国家能源局和省发改委项目建设计划。今年重点抓好三峡新能源海上发电、瑞其能胶莱河和虞河风电场、正硅光伏发电等项目,深度开发利用风力和光电资源,打造新能源产业名片。
节能环保产业。目前,我市污泥和污水、危废固废处理、垃圾资源化利用、环保设备制造等多领域协同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今年将重点抓好东江蓝海环保工业废物处理和固废处置、中信环保装备制造、金丝达生活垃圾高温气化发电、利昌能源污泥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环保产业城市。
电子商务产业。目前,中国棉纺城电商产业园、“海盈跨境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中国微商创客总部(昌邑)基地建成运营,2016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47亿元。今年重点实施电商跨越发展工程,抓好昌邑石化电商平台、中国棉纺城电商产业园、华海贸易广场“互联网+”、邮政“买卖惠”城乡一体化电商服务平台建设运营,争创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市。
环卫产业。目前,康洁环卫集团在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达成10年环卫服务托管协议的基础上,又与中东(力高)公司签订卡塔尔等海湾六国和非洲环卫合作协议。今年重点抓好康洁环卫设备生产项目,筹建山东城乡环境管理学院,加快向制造、教育、设备等全产业链发展,更大力度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尽快实现上市,做强昌邑环卫品牌。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潍河为轴线、以博陆山、绿博园、潍水风情湿地公园等为重要节点的70公里生态文化旅游长廊。今年重点进一步放大交通区位、水绿生态、整体环境优势,把昌邑全域作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来规划、建设,打响昌邑旅游品牌。
绿化苗木产业。目前,我市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今年重点抓好中国北方绿色物流园、奥孚苗木标准化示范基地等项目,高标准办好绿博会,建设花彩小镇、举办花朝节,推动苗木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集团化发展,进一步扩大绿色昌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