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我市持续推动教育事业阔步前行


发布时间:2017/12/7 | 来源:潍坊日报·今日昌邑 | 点击次数:1045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瞄准工作重心,持续精准发力,全市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跨越。

  提前完成省定破解“大班额”任务。全面实施“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三年计划(2015—2017)”,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先后完成了实验中学新校、凤鸣学校等10处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校舍面积10万平方米,新建优质学位14000多个,提前半年在潍坊市率先完成省定破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作任务。全市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2所,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0所。

  超额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3所,新增园舍面积4万多平方米,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达到17所,潍坊市级示范幼儿园达到39所。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前教育发展,大力举办各类幼儿园,加快形成“实验园、中心园、集体园、民办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加大新教师引进力度,近三年来,先后引进教师500多人,其中分配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271人;扎实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内有70余名新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有150余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有效缓解了全市各级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师资不足、教师老龄化等问题。深入推进以“县管校聘”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有效破解了师资配置“瓶颈”,陕西渭南市、浙江德清县、安徽无为县、德州陵城区等全国各地20余家单位先后到我市学习。9月份,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

  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探索创新“家校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了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面对面、零距离,不断提高办学满意度;5月份,在全省137个县市区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市义务教育满意度位列第3名;11月份,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开展依法自主办学试点工作,年内有8所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级自主办学试点学校,典型经验获潍坊市第十四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不断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先后在教育部网站等媒体推广,并多次在国家、省等各级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探索创新中小学党建工作,在潍坊市率先成立了党建研究会,被确定为全市首批中小学党建工作“创新先行区”。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大教学教研力度,年内有3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26项教科研成果获得潍坊市政府成果奖,127项获得昌邑市政府成果奖。高考再创佳绩,连续三年重点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高考万人比连续多年居潍坊市前列,今年又有8名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艺体、科技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青少年16岁以下组男子排球锦标赛、山东省青少年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中夺得4项冠军、一项亚军、一项季军;成功举办全国小学语文“基于表达的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山东省信息学奥林匹克夏令营和山东省“第五届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峰会”,进一步提高了昌邑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职业教育发展上档升级。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当地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加强环境卫生、海洋化工、机械电子等特色品牌专业及骨干专业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批成为“2017年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第13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山东省复赛中,我市上报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9件;潍坊市工业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1人获组织工作先进个人,22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围绕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教育发展格局,规划建设山东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目前,该项目地面工程建设已于8月底全面开工,将于2018年8月份竣工。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